狐獴是一種來自非洲南部沙漠的小型獴科動物。狐獴喜歡陽光,經常站立觀察四周動靜。牠擁有敏銳的視力、嗅覺與聽覺,總是保持警覺,是一位好奇又專注的小夥伴。
即使是群體動物,只要有主人的陪伴,一隻狐獴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幼年時多抱抱,他會整天黏著你不放!
只要環境通風良好、冬天有保暖,就能適應得很好。
主食為貓糧,可搭配蟲、雞肉、蔬果,但需避開加工食品。
避免大聲驚嚇,否則可能出現壓力反應。
社會化訓練推薦帶出門,但一定要牽繩保障安全。
是的,狐獴可以只飼養一隻。雖然牠們是群居動物,但若飼主能經常與牠互動,牠會把你當作牠的族群。這樣的陪伴感不僅能讓牠感到安全,也能建立依賴與感情連結。
建議使用兔籠,因為狐獴上廁所時會向後排泄,傳統貓狗籠容易弄髒外部環境。
剛帶回家時建議先短暫關籠,有助建立安全感與如廁習慣。冬天時也方便安裝保暖燈具。
等適應環境與氣候穩定後(如冬季結束或成年),可開籠自由進出。
保持空氣流通,避免直射陽光造成熱衰竭。
可使用保溫燈或暖墊,維持環境溫度。
避免放置蟑螂藥、殺蟲劑、插座等危險物品於可接觸範圍。建議加裝插座保護蓋。
以高品質貓糧為主,可搭配麵包蟲、蠶寶寶等點心蟲(不喜歡昆蟲者可用貓零食替代)。
可少量餵食去骨雞胸肉或雞里肌。避免加工肉品。
可吃紅蘿蔔、蕃薯、蘋果、香蕉等,每次餵食量要少,避免腹瀉。
忌油脂過高與人類加工食品。
可帶出門增強社會化,但必須繫上牽繩。外出頻率越高,牠越不容易產生攻擊性與焦慮。
多與狐獴玩耍、訓練,有助感情增溫與行為穩定。
定期健康檢查
若無繁殖需求可考慮結紮
飼養問題可尋求線上專業諮詢
冬天請準備保暖窩與保暖燈。
切勿讓牠睡在冰冷地板。
第1週內不可洗澡。
小心骨骼脆弱,勿從高處摔落。
剛帶回家應讓牠獨處安靜適應,切勿強行抓出互動。
可將牠放在小籠中,鋪上毛毯與娃娃,門打開讓牠自主探索。若躲在角落,不要強行抓出,等牠放鬆後自然會出來。
回家前10天內不建議洗澡或外出。
若需洗澡,請等建立信任後再進行。
水溫控制在40度,從腳尾開始,避開耳朵與鼻子。
可向我們索取洗澡影片教學。
居家避免使用殺蟲劑與毒餌。
正常室溫下除寒流無需額外保暖。
切勿讓狐獴睡在冷氣直吹地板。
對聲音敏感,易被嚇到。初期常叫是分離焦慮正常現象。
與主人熟悉後可背袋牽繩帶出門。
小時候常陪伴,牠會認定你為家人。
會整天黏著你、喜歡被抱著。
記得每天花時間讓牠上手互動,建立深厚情感。
可與家中其他貓狗成為朋友。
若尚未斷奶,請每4小時餵一次,水溫約50度。
晚上可不餵。
餵奶需緩慢,避免嗆入肺部導致窒息。
初期為全軟飼料,可每日餵3~4餐。
以家用湯匙為單位,10分鐘內吃完可加量。
半月後逐漸轉換成5分軟,1個月後可開始添加雞胸肉與蔬菜。
食物切小塊,避免挑食。
4.5個月以上再餵活體蟲,如杜比亞蟑螂、蟋蟀、黑水虻。
避免麥皮蟲、麵包蟲(鈣磷比1:12,會影響吸收、易蛀牙)。
6個月前:蛋黃 1/4 顆
6個月後:最多半顆,過量會拉肚子
葡萄 / 葡萄乾:造成腎衰竭
洋蔥:破壞紅血球
酪梨:含有 persin 毒素
巧克力 / 可可類:含可可鹼,影響神經
酒精類飲品:極易中毒
大蒜、韭菜、蔥:導致貧血與腸胃損傷
生蛋白:抑制維生素B吸收 + 沙門氏菌風險
蟹 / 蝦等甲殼類:寄生蟲 + 硫胺素酶破壞B1
生章魚 / 生魚片:同樣含硫胺素酶,導致失衡與癲癇
如有更多問題,歡迎線上諮詢專業飼育建議。